课题研究记录表202312

作者: 时间:2024-01-02 点击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指向学科育人的场景式学习的实践研究

课题类别

江苏省教育科研课题

立项编号

2021JY14-L50

出席对象

课题组成员

地点

小会议室

时间

20231220

研究主题

指向学科育人的场景式学习的实践研究中期报告

所要解决问题

撰写中期报告

研究方法

课题研究课

 

 

 

 

 

 

1.开题论证,启动研究

召开了课题开题论证会。2022年6月27日开展线上开题论证活动。省市专家对课题进行了论证,充分肯定了课题的研究价值,认为本课题以学科育人理念为指导,以场景式学习为载体,通过资源建设、环境布置、活动设计、活动开展等环节,解决学习方式单一、学习情境单调、学习效果低效等问题。通过构建场景、浸入场景、创设任务、体验学习、完成项目等方法,吸引学生参与其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使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生成和发现的过程,提升学生的学习效能,培养学生思维方式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课题探索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为优化教学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课题选题前瞻,体现时代性。本次论证会校领导、相关课题组成员、学科教研组长、部分备课组长全程参加,专家论证指导后校长在校层面启动并全面部署了本课题各项目的研究工作。

2.理论学习,厘清概念

课题组开展文献研究。本课题在选题、方案设计和整个研究过程中,都运用文献研究法,开展情报资料检索搜集与相关文献的分析研究,进行同类课题的比较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厘清与学科育人、场景式学习相关的教育理念、内涵特征及相互关系,掌握最新研究成果,形成文献综述,对学科育人理念下场景式学习实践的内涵有了初步的认识,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与方向引领。

组织了主题学习活动。本课题积极搭建各学科的研修学习平台,组织多样化的主题研修学习。本课题主持人开设了《制定“指向学科育人的场景式学习”课堂观察量表》专题讲座,组织各学科开展《发展场景式学习促进教育改革研究》理论学习,撰写读书心得。学校组织课题组成员到苏州市草桥中学校等进行现场学习考察,学习课题操作路径与课题研究的丰富的实践经验。依托学校青年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平台,课题组聘请共同体的导师共同进行《场景式学习课堂实践》等相关主题的专题研修活动。依托太仓教育教师培训平台,定期开展全校教师课题相关内容专题培训。2023年3月,组织全校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发展场景式学习促进教育改革研究》,内容围绕场景式学习这一学习新形态的形成进行学习,形成反思。2023年4月,依托太仓教育期刊《燃荻》(学习工程专题),开展学科育人专题的校本学习,并开展学科组内读书、学习交流活动。这些主题学习,在“场景式学习”等在理论上形成一定的个性化创新认识。2023年10月,全校进行了指向学科育人的场景式课堂教学课件评比,围绕场景式课堂教学组织教师进行自制课件评比,收集课件素材50余件,有助于教师更有针对性地深入进行课题研究

3.调查研究,对比分析

本课题在立项前利用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荣文中学师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学生问卷300份,其中有效问卷291份,回收率为97%。有效问卷样本中,七年级100 份,所占比例为34.4 %;八年级97份,所占比例为33.3 %;九年级94份,所占比例为32.4 %,教师问卷30份,观察各学科课堂29节,访问教师11人。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我校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现状、学生学习方式的现状,了解师生需求,研究学校开展场景式学习的实施路径。本课题在中期阶段,再一次开展调查研究,考查相关主题研修、课堂实践、评价等方面的开展情况,分析和研究影响课题推进的因素与原因,检测课题研究成效,研究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并形成调查分析报告。根据调查显示,讲授式和问答式的教学方式占比明显下降,更多教师愿意尝试合作、探究式教学(表一);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合作交流活动,对问题的持续探究能力明显增强(表二)。

4.聚焦课程,建设场景

优质场景的选择、设计、优化有助于科学的设计场景式学习。学校立足国家课程,开展学校场景式学习的课程建设,建设成立了课程基地。建立了一个基地中心、多个功能室,以及多个校外实践场所的场景式课程基地。“一个中心”即“课程研习中心”,多个功能室包括君武楼“场景式学习课程专用教室”;尚德楼“桥源”屋、西塔文苑、楹联室、墨联室;尚实楼课程实验室、艺术室等。与璜泾镇“思源奖教基金”委员会、荣文集团、雅鹿集团、雅丰农场建立联系,确定了长期合作关系,构建了校外学习实践的场景基地,实现了知行创的融合。同时,学校还注重校园区角等的场景建设,对学校玉影闲庭、墨韵长廊、朗读亭等进行布置,使优美的校园里处处展现各式各样的学习场景,吸引学生乐于求知并学有所获。

5.立足实践,专项研究

定期组织课题研究推进活动。本课题每月组织开展1次课题研究推进活动,活动由教科室组织,教务处协助,相关课题组成员及每月的主推研讨学科代表参加,活动通过观摩课题研究课、研究课学科代表交流推进经验、研讨并部署下阶段课题研究工作等环节有序推进课题研究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推进活动采用教科研训一体化的方式开展,通过理论学习、主题研讨、课堂观察、课例研究等进一步落实学科育人理念,形成场景式学习范式,并通过市级公开展示研讨活动,经验交流与总结反思,推广各学科场景式学习课堂优秀案例。

 

 

 

 

1.初步形成了学科育人理念下的场景式学习的内涵认识

1)场景的建设。信息技术创设的虚拟的“现场”或“景况”,或真实生活、学习所发生的地点及空间称为场景,科学的设计学习场景,构建丰富的、生动的学习场景,可使学习的内容更好地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学校通过建设专用教室、课程基地,布置普通教室、校园区角、开拓校外社会实践基地、红色教育基地等方式创设了各式各样的物化学习场景。

2)场景式学习。场景式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是根据虚拟或物化的布置,创设学习场景,创造让学生进入更好的学习状态的机会,吸引学生沉浸式的学习,使学生由被动地学、机械地学转化为积极主动地学、以及灵活地创造性地学。

3)基于场景式学习实施学科育人。育人与学科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学科育人是指学科除了在知识、能力方面对学生的价值外,还在思想、情感、态度、品德多方面具有的独特意义。指向学科育人的场景式学习既体现学科特质,紧扣学科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培养,也具跨学科性,体现综合性,教师在学科育人理念下创设场景,运用场景思维进行教学,为的是用思维点燃思维,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也引起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学习,使得学生学习能够真实地发生。

2.形成了基于场景式学习的课程建设方案(详见附件)

学校成立场景式学习课程建设领导小组,进行整体规划与设计,落实课程设置与人员安排,构建场景式学习课程体系,制定系列方案。如制定课程建设实施方案、活动内容开发与课程资源利用方案、课程教师培训方案、评价方案等,通过方案对课程实施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措施、组织、评价等方面进行长期规划。学校形成课程的管理及保障机制,加强督促与指导,给予课程基地项目制度保障。

3.建成了多个场景式学习校内外特色基地

2022年底,学校结合“西塔文化”建设,在校君武楼里建成了一个物化场景的课程基地,其中包含西塔科创实验室、冰雪项目场、木工作坊、戏剧小展厅、古法手工酿造坊等10间物化场景专用教室,并已经投入使用。在2023年8月,学校申报了太仓市智慧校园样本校,主要方向为数字场景在各学科的实践,旨在通过创建,提升教师数字场景创设能力,助推场景式学习更有效实施。

我校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和文化特色,开展场景式学习校外实践。例如璜泾镇现代农业园为我校师生提供农业实践基地;苏州荣文库柏照明系统有限公司对我校学子无偿开放新科技教室;雅鹿村雅丰农场为我们开设服务站并派遣科技员教授新农耕技术。服装名企雅鹿集团为我们提供时尚舞台等等。

4.初步形成了场景式学习的课堂样态

课题组在学校教科室的组织下,每月一个学科开设场景式学习课堂课题研讨课,并研讨课堂量表制作,探索学科场景式学习课堂模式。

5. 积累了场景式学习学科典型案例

学校语文、信息科学、英语、物理等学科组初步形成场景式学习课堂样态。

物化成果

指向学科育人的场景式学习的实践研究中期评估表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荣文中学版权所有 地址:太仓市璜泾镇园林路518号 联系电话:0512-53816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