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学科育人的场景式学习的实践研究开题论证书

作者:太仓市荣文中学 时间:2024-03-06 点击数: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

2022)年度第(十四)期

 

 

 

 

 

课题名称:  指向学科育人的场景式学习的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   2021JY14-L50

课题类别(重点、立项) 立项课题

课题主持人: 马庆燕 包群英  

工作单位: 太仓市荣文中学

组织开题单位: 江苏省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

开题日期: 2022517日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二O一年制

一、课题研究具体方案要点为对核心概念的新理解、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方法匹配、研究计划、责任分工及阶段性成果等。可加页。

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场景:当地点或空间能够带给我们美学意义和美好体验时,我们称之为“场景”(Scenes)。作为场景的地点或空间,包括以下几个要素:一是特定的社区范围,二是显著的实体建筑,三是特定的人群,四是特色活动,这些要素综合在一起形成了场景象征意义的表达。本课题中的场景,指的是在特定的学习地点或空间,通过现实和虚拟的布置,还原学习所必不可少的真实背景、环境等要素,例如“VR教室”,“数学实验室”、“英语角”、“云上史学馆”、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劳动实践基地等,使学习者置身于真实的生动的学科学习空间中开展学习活动,解决原有学习环境与应用环境脱节的问题。与情境不同之处在于,场景更强调特定的地点或空间。

2.场景式学习:本课题中的场景式学习是利用特定的学习地点和空间的布置,开展真实的生动的学科学习活动,创造让学生进入更好的学习状态的机会,以难度合适的挑战吸引学生参与其中,来解决现有的学习方式单一、学习情境单调、学习能力低下、学习效果低效等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效能培养学生思维方式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学科育人:学科是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的统一,本质内容超越学科知识,指向知识、能力、品质等各方面素养。育人不是单一的德育或智育活动,而是全面培养人的活动。学科育人既要实现知识层面的育人目标,也要实现价值层面的育人目标,因而“学科育人”即是要求教育者充分发挥不同学科在培养学生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等方面独特的育人价值。

4.指向学科育人的场景式学习实践:指向学科育人的场景式学习实践,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开展场景式学习实践的研究,落实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研究的目标、内容

(一)研究目标

1.形成对学科育人理念、场景式学习等概念的理性认识及现状的把握。

2.系统规划各学科场景建设的内容、构成要素、建设原则,构建各学科学习场景。

3.形成场景式学习范式,场景式学习设计策略、课堂评价、应用策略等。

4.进一步落实学科育人理念,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形成学校教学特色,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研究内容

1.指向学科育人的场景式学习的理论研究。对学科育人、场景式学习等核心概念的文献研究,厘清与之相关的教育理念、内涵特征及相互关系。

2.指向学科育人的场景式学习的现状研究。通过调查问卷、教师访谈等方式,分析本校学生学习方式的现状,了解本校学生对开展场景式学习的需求,对学校开展场景式学习的现实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

3.指向学科育人的场景建设研究。基于初中学科核心素养,根据学科育人目标和学校现状,系统规划研究各学科场景建设的内容、构成要素、建设原则,构建各学科学习场景。

4.指向学科育人的场景式学习课堂实践的研究。在不同学科的课堂中开展场景式学习的教学主题、教学活动、教学方法等设计策略的研究,及对场景式学习课堂评价的研究,包括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形成场景式学习课堂范式。

5.指向学科育人的场景式学习课外实践的研究。研究各实践活动场景中的学科育人内容,并开展在实践基地应用场景式学习的指导策略的研究。

6.指向学习育人的场景式学习案例研究。研究学生学习个案、活动个案、教学设计个案、教师成长个案,打造精品课案例,形成推广效应。

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实施计划

(一)研究思路与方法

研究的前期,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理解学科育人理念及场景理论,了解教育教学的现状,分析其中的不足。研究过程中,以行动研究法为主,立足于学科育人理念,研究教学的变革,以场景式学习为研究的抓手,探索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新型活动方式。

实施计划

1.准备阶段

阅读《场景:空间品质如何塑造社会生活》、《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等书,查阅“学科育人”、“场景式学习”等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研究现状,明确研究思路,确定具体研究内容框架组建子课题组,明确分工职责,撰写课题申报书,邀请专家论证,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2.实施阶段

前期

(1)开题论证,进一步修改研究方案,全面启动课题研究。

(2)细化各子课题的研究计划,开展课题组成员培训。

(3)商讨、确定学校物化布置的内容并启动,并与校外地点建立合作关系。

(4)实施计划,进行常态化场景式学习的实践与研究,收集优秀教学案例,撰写并发表研究论文。

中期

(1)选择典型个案,开展对于个案的跟踪研究,撰写研究报告。

(2)对课题研究成效进行阶段性的检查和总结,撰写中期总结,进行中期汇报。

(3)聘请专家指导继续开展各项研究活动。

后期

(1)围绕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举行多样化的评优展示活动。

(2)对典型课例进行课堂实录,收集整理研究,推介实践与研究成果。

3.总结阶段

汇编课题研究优秀教学案例;汇编课题研究系列论文集;撰写结题报告,成果推广。

课题组责任分工情况

 

专业技

术职称

研究专长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情况

杨志英

中小学高级

太仓市荣文中学

数学教学

过程管理

张欢

中小学一级

太仓市荣文中学

语文教学

子课题

张剑虹

中小学高级

太仓市荣文中学

综合实践

子课题

包晓丹

中小学一级

太仓市荣文中学

地理教学

子课题

徐超

中小学二级

太仓市荣文中学

历史教学

子课题

戴宇杰

中小学二级

太仓市荣文中学

物理教学

实践研究

张善亮

中小学一级

太仓市荣文中学

体育教学

实践研究

陆志诚

中小学一级

太仓市荣文中学

信息技术教学

实践研究

薛红

中小学一级

太仓市荣文中学

艺术教学

实践研究

 

课题阶段性成果

序号

论文名称

作者

刊物名称

发表时间

1

基于任务驱动的情景教学初探

包晓丹

《文理导航》

201804

2

厚积薄发--初中英语作文训练策略

包群英

《名师在线》

201806

3

生活的活水,让我们的课堂更精彩

包晓丹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806

4

回归音乐课堂本性,让音乐课有“音乐味”

陈殷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807

5

巧搭虹桥促妙文——初中英语生活体验类写作课教学多维关系策略谈

韩晓玲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809

6

基于任务驱动的情景教学初探

包晓丹

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

201809

7

让道德在生活化的教育中生长

刘志威

《天津教育》

201901

8

基于初中数学知识结构体系的课堂教学策略解析

马庆燕

《中学课程辅导》

201908

9

基于探究型课堂活动的说明文阅读教学探究

张欢

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

201909

10

从一节公开课看学科素养中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马庆燕

《山海经》

201910

11

创设多种情景提升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

薛红

《读写算》

201910

12

初中英语写作课上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韩晓玲

《中学生报 教研周刊》

201912

13

课堂对话:培育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然选择

王斌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201911

14

课堂教学中农村中学生学科素养培养策略的探究

马庆燕

《中学课程辅导 教育科研》

202001

15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路径

陆志诚

《求知导刊》

202005

16

从新生命教育角度谈“健全人格”教育

徐超

《当代家庭教育》

202007

17

妙趣线条,横生音乐魅力

陆佳伶

国民音乐教育大会组委会

202010

18

网络互动:让初中地理课堂更精彩

包晓丹

“师陶杯”教科研论文

202012

19

引导合作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提升计算思维

韩枫

《中小学电教》

202102

20

《中小学科学能力的传承与提升》

包晓丹

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论文

202106

21

多维度实施Phonics教学法,提升英语阅读能力

韩晓玲

《知与学》

202110

22

基于德育视域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应变的探究

陆志诚

《中国志愿者》

202110

 

 

二、开题论证组意见(要点是对研究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荣文中学版权所有 地址:太仓市璜泾镇园林路518号 联系电话:0512-53816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