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式学习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
摘要:社会不断进步,但学生的幸福感并没有随之提升,数学教学方法具有多样性,笔者认为能切实的让学生愉悦的学习数学,在数学学习中感受到快乐、成功、自信的教学一定是有效的。场景式的学习方式在特定的学习地点和空间,依托学生的生活经验,发挥其主动性和能动性,教学面向真实,启迪智慧,提高数学素养。
关键词:场景式 核心素养 数学语言
场景式学习是利用特定的学习地点和空间,通过资源建设、环境布置、活动设计、活动开展等环节,解决学习方式单一、学习情境单调、学习效果低效等问题。通过构建场景、浸入场景、创设任务、体验学习、完成项目等方法,吸引学生参与其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使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生成和发现的过程,提升学生的学习效能,培养学生思维方式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数学学科依托特制的场景,根据数学教学中不同课型,准备不同的场景,做到场景与学习的整合。孔凡哲总结:“现实问题数学化,数学内部规律化,数学内容现实化”,数学场景式学习实践中,可以通过还原真实场景、虚拟对象场景、信息化场景、新闻场景、建模—运用场景等,实现师生、生生、生景互动,开展实践学习。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数学·生活”这一节是初中数学的起始课,这一节的成功与否是奠定了孩子对于初中数学的一个整体认知,初步形成了老师的一个整体印象。本节内容是让学生感知生活与数学相辅相成的关系,生活是数学知识的来源,数学是改善、提高、促进生活的质量。运用场景式的教学方法,贴近教学内容,构建场景,润物无声,激发数学思考。
目标和目标解析
教学目标
1. 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数字、图形的观察,思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 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字、图形信息,喜读数学史,了解数学是我们表达和交流的工具;在交流过程中,敢于用数学语言发表自己的观点。
3.尝试列举生活中的数学的例子,并能用数学的思维来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目标解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义务教务阶段数学课程内容由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学习领域组成,本节课以生活为底色,依场景式设计活动,凸显四个学习领域为主题,暗指一个共同的目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包括(1)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2)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3)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在活动二、三是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并用简单的数学语言说明自己所观察到的数学现象。活动三、四是生活已经出现了一些看似是生活中的问题,背后却蕴含了数学的思想,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并能解决问题,为社会的进步做出不小的贡献。活动五就是数学问题,同学们需要数学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的语言表达、思考并提出方案。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螺旋上升的、是显现的、是目的明确的。
教学过程设计
暖场
一段视频来介绍生活中数学,看完后教师提问:观看完视频你有什么感受?老师总结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提供的场景,达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感受到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影响人们的生活。数学具有无穷的生命力,数学使人痴迷,数学使人颓废,数学使人严谨,数学使人敬畏,数学使人挫败,数学使人热血沸腾……
数学与数字
1.晒出老师的身份证号码。谁能帮老师自我介绍一下?
设计意图:老师的信息对学生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这样就激起学生的探究的欲望。创设真实的场景,让学生观察身份证号,了解身份证号中数字所表示含义。同时让学生感受到这就是数学,这就是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这就是数学的眼光观察到的现实世界。
2.展示太仓高铁站和高铁车票,从车票中读出了哪些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当地实地场景,学生自身的生活经历,学生感受到太仓的飞速发展,增强区域自信心。用数学眼光观察高铁票,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其中的信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举例生活中还有哪些数字与我们密切相关。
设计意图:感受数据来自于生活,在生活中有很大作用,学生的思维是延展的,举出了很多新奇的例子,如计步器手表,学生发挥思维主动性,彼此交流,加深了感受。彼时的场景
是浮现在学生的头脑里的。
数学与图形
1.呈现两幅画面,一幅图片为上海外滩的图片,另一幅为苏州东方之门的图片。问你从两幅建筑图片中抽象出哪些几何图形?
设计意图:开学第一课是学生体会到数学乐趣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建立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实地场景,大家能开口说,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史蒂夫.斯托加茨:从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的乐趣在于你可以看到某种隐藏的模式。学生感受建筑美的同时观察出其中的数学图形,这种隐藏模式的凸显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决心,对以后的数学的学习是大有裨益。
2.寻找身边的图形。数学图形在身边,用你的火眼金金看看有哪些图形?
设计意图:数学是生活的抽象,数学的对象可以在生活中找到例子。在数学实验室里,在场景式的教室里,每个数学对象就在身边,问题就轻而易举,学生是情感是欢呼雀跃的,眼睛里有是有数学的,语言表达是数学化的。
3.猫夏季和冬季睡觉的两张照片,分析其中的原因。同样一只猫,为什么两个季节的睡姿是如此的差别?
设计意图:很多学生家都养猫,都观察过猫的睡姿,但很少有学生去想其中的数学原理,启迪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与推断
故事一:二战后期,美军对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展开了大规模战略轰炸,每天都有成千架轰炸机呼啸而去,返回时往往损失惨重。美国空军对此十分头疼:如果要降低损失,就要往飞机上焊防弹钢板;但如果整个飞机都焊上钢板,速度航程载弹量什么都要受影响。
怎么办?空军请来数学家亚伯拉罕·沃尔德。沃尔德的方法十分简单。他把统计表发给地勤技师,让他们把飞机上弹洞的位置报上来,然后自己铺开一张大白纸,画出飞机的轮廓,再把那些小窟窿一个个添上去。画完之后大家一看,飞机浑身上下都是窟窿,只有飞行员座舱和尾翼两个地方几乎是空白。问钢板应该装在哪里呢?为什么?
故事二:据上海卫生健康委员会2020年5月27日发布的《2019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信息》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上海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518.12万人,占总人口的35.2%。而在这些老年人口中,独居老年人数31.74万人,其中孤老人数为2.49万人。而近年来不断有独居老人在养老中出现事故。如何解决独居老人养老这一难题?上海给出的答案是—— 智慧水表。问智慧水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设计意图:初中数学包含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概率与统计,四部分内容。数学推断是数学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在用数学知识实实在在的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是一件多么棒的事情。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数学问题来自于生活中的例子,用数学知识分析具体问题,得到具体的解决方法,实践于具体实例中,观察效果。丰富了学生的数学史的同时,让学生体会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路线,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
数学与实践
某次班级活动需要买水果,如果你是负责的同学,你打算怎么办?
设计意图: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样的生活问题,学生经常会遇到,通过这个问题学生能真正的从数学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达这个问题。
编制一场全市的考试号。
设计意图:每一个小组都来编制一个号码,并且上台说明编制的理由。在编制时,学生就会感受到数字可以代表的意义,回到活动一。在表达中,其他学生可以感受到矛盾,思考重要性、必要性,顺序性。感受数学的严谨。
通过查阅书籍,百度等方式了解经典的哥尼斯堡七桥问题。
设计意图:七桥问题的解决开创了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图论,在查阅资料后,了解伟大数学家欧拉的生平。了解经典,致敬传奇。
写在最后
数学开学第一课在场景式的基础上,揭示初中数学知识的模块化、生活化、思维化,要从系统的高度设计学生参与的活动,从知识、场景、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