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校在场景式学习实践研究中做了较多工作,但理论研究方面由于缺少高端引领,尚未达到研究目标的要求,各学科未能形成相关子课题。 2.我校在各学科开展场景式学习,但由于新的场景式学习模式是通过场景创设,从而让学生真正主动参与学习,体验学习过程,这种场景创设比较耗时耗力,而初中又面临中考及各级各类学业监测压力,中考学科要经常通过物化场景开展学习活动存在较大难度,部分学科开展场景式学习实践时往往通过创设虚拟场景来实现,或者有的学科较难创设出合理有效的场景,导致各学科的场景式学习实践推进不均衡,学科场景式学习课堂范式未能形成。 3、我校在指导教师开展“指向学科育人的场景式学习课堂实践的研究”中做了一些培训工作,但学校各学科在形成场景式学习的范式,评价体系中缺少更专业的指导团队,学科教师设计策略、运用策略能力也有待提高。 改进措施 1.要加强专家引领,积极聘请市专家团队不定期到校指导,深入开展理论研究,确保课题研究方向与学术水平。 2.要发挥部分学科场景式学习实践易推进优势,开展学科示范、资源融合、集成创新的研究。 3、要带领教师进一步厘清课题核心概念,研究新的场景式学习模式如何让学生真正主动参与学习,体验学习过程,让学生理解知识,提高动手能力,真正实现学科育人。要推进场景式学习的课堂评价研究,研究有效的课堂评价量表,完善场景式学习课堂范式。整合打造精品课案例,形成推广效应。 |